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泉水的命运变化,隐喻人心在世俗中的蜕变,语言浅白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写泉水原本的纯净:"一汪清泉能滋润诗人的心灵",但它的冷暖(暗指经历)只有自己知道。这里用"沁诗脾"形容泉水清澈到能渗透进创作灵感中,而"冷暖自知"既指水温变化,也暗示人生际遇的孤独体验。
后两句笔锋一转:当泉水流入繁华的西湖,终日承载歌舞喧嚣后,"回头看自己,早已不像在山里时那么清澈了"。这里的对比非常生动——"载歌舞"三个字就勾勒出西湖的奢靡景象,而"回头不似"的转折,既写泉水被污染的自然现象,更暗讽人进入名利场后丢失本心的普遍困境。
全诗像一则微型寓言: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山间清泉,但在社会洪流中,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清澈?这种对初心的追问,至今仍能引发强烈共鸣。写法上通过泉水视角展开,让抽象的人生哲理变得可触可感,是宋人小诗"以小见大"的典范。
林稹
林稹,(明洪武《苏州府志》卷一二作林稙,《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谓《江苏志》误作林稙),号丹山(《宋诗纪事》卷七四),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茂失子。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