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邻里悉不记,示免惊呼问桑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久别归乡的微妙心境,用最朴实的场景传递最深刻的人生感触。

前句"归来邻里悉不记"像镜头特写:当游子满心期待回到故乡,却发现连邻居都认不出自己了。这种"近乡情更怯"的陌生感,比"儿童相见不相识"更戳心——连曾经熟悉的成年邻居都面露茫然。

后句"示免惊呼问桑竹"更妙:乡亲们为掩饰尴尬,转而指着桑树竹林假装寒暄。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人情世故——明明彼此陌生,却要用共同记忆来维系体面。桑竹在这里既是故乡的象征,也成了人际关系的缓冲带。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认不出人"和"假装认得树"这两个生活切片,道尽了离乡与归乡的永恒矛盾:身体回到了故乡,但时间的洪流早已冲淡了人与地的联结。这种欲说还休的惆怅,恰恰是最真实的乡愁。

谢采伯

台州临海人,字元若。深甫子。宁宗嘉泰二年进士。历知广德军、湖州,累官大理寺正。理宗宝庆元年知严州,有惠政。性淡荣利,潜心著述。有《密斋笔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