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期待,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首联"笑语匆匆似梦中,衣裳俄复判西风"用"梦中"形容相聚的短暂,用"西风"暗示离别。两人刚还在谈笑,转眼就要分离,像梦一样不真实。
颔联"残蝉落日那堪别,瘦马长途喜未穷"通过"残蝉""落日"营造萧瑟氛围,表达不忍分别的心情。但"瘦马长途"又暗含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期待,矛盾心理很真实。
颈联"岁事已空南亩稼,归期应老故山桐"转向现实感慨:庄稼已收完(暗示时间流逝),不知友人何时能归,那时故乡的梧桐可能都老了。用梧桐变老来表现时间跨度,很巧妙。
尾联"兴来尚有平生棹,载酒何时觅钓翁"是最精彩的部分:诗人说等兴致来了,还会划着小船,带着酒去找友人钓鱼。把沉重的离别说得轻松有趣,展现了真挚友谊和乐观精神。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瘦马""钓翁"等生活化意象,让离别不显得矫情 2. 情感转折自然,从伤感过渡到豁达 3. 结尾的约定特别打动人,让离别有了温暖的期待 4. "衣裳判西风"这样的表达,把抽象的风写得像能触摸一样生动
这种既有真情实感,又能苦中作乐的诗句,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地方。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