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 绯桃

露井繁英积。
香径游丝织。
宿雨犹含,暖波频漾,短墙愁隔。
记少年、寻到赤阑桥,得仙源消息。
最恨东风急。
飘上春泥湿。
易掩重门,难逢人面,断肠空忆。
便浣花笺纸染轻红,也无他颜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桃花凋零的伤感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无奈。

上片(前五句)写景: 清晨的井边堆积着凋落的桃花,飘着花香的小路上蛛丝飘荡。昨夜的雨水还挂在花瓣上,暖风拂过水面泛起波纹,矮墙阻隔了视线。这里用"繁英积""游丝织"等细节,营造出春意阑珊的氛围。"短墙愁隔"四个字巧妙地把景物和情绪联系起来。

下片(后七句)抒情: 最恼恨东风太急,把花瓣吹落到泥泞的地上。紧闭的大门容易遮掩,却难再见到心上人的面容,只能空自伤心。就算用最好的浣花笺纸染上淡红色,也画不出记忆中桃花的颜色。这里"人面"暗用"人面桃花"的典故,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词以桃花为线索: 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隐喻青春和爱情的消逝。最后"无他颜色"的感叹,既说桃花,也说那段无法重现的美好回忆。语言清新自然,把常见的春日景象写得情味深长,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