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怀古

并辔荒郊览物华,春风何处足桑麻。
孤城北枕崤关险,断壁中悬泛水斜。
野戍重开新战垒,穴居曾是古田家。
一区楚汉争雄地,鸡犬无声自落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成皋(古代著名战场)郊外骑马漫游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古今对比展现历史的沧桑感。

前两句写作者骑马在荒凉的郊外,想寻找春天的生机("物华"指自然美景),却发现这里连象征农家生活的桑麻都难以见到,暗示此地早已荒芜。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成皋的地理特征:孤零零的城池背靠险峻的崤山关隘,残破的城墙斜跨在泛水河边。这里既有新修建的军事堡垒,也有古人曾经居住过的洞穴遗址。通过"野戍"(野外军营)和"穴居"(原始住所)的对比,展现这片土地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这个楚汉相争的著名战场,如今连鸡犬声都听不见,只有花瓣静静飘落。用"鸡犬无声"的宁静反衬当年的激烈战争,形成强烈反差,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全诗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历史画卷,通过"孤城"、"断壁"、"战垒"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无常。最后以"落花"作结,既增添诗意,又暗喻繁华终将凋零的哲理。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