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兰辞
秋兰兮青青,得道兮如素。
娟娟兮好修,行隐隐兮不渝。
夫人兮孰怀,美兰何为兮睹处。
秋兰兮英英,含章兮自明。
山中兮无人,其与谁兮晤倾。
悲复乐兮乐复悲,怅来者兮不可期。
悲莫悲兮有所思,乐莫乐兮心相知。
赠子兮杂佩,朝能来兮夕能会。
暮雨兮生愁。心缭{左忄右戾}兮何能唧。
讯苍苍兮如何,天不语兮云嵯嵯。
吐琬琰兮自通,宛清扬兮山阿。
望美人兮不来,具寥寥兮浩歌。
云裾兮风裳,引沆瀣兮朝阳。
澹自乐兮僾尚羊,岂无人兮而不香。
娟娟兮好修,行隐隐兮不渝。
夫人兮孰怀,美兰何为兮睹处。
秋兰兮英英,含章兮自明。
山中兮无人,其与谁兮晤倾。
悲复乐兮乐复悲,怅来者兮不可期。
悲莫悲兮有所思,乐莫乐兮心相知。
赠子兮杂佩,朝能来兮夕能会。
暮雨兮生愁。心缭{左忄右戾}兮何能唧。
讯苍苍兮如何,天不语兮云嵯嵯。
吐琬琰兮自通,宛清扬兮山阿。
望美人兮不来,具寥寥兮浩歌。
云裾兮风裳,引沆瀣兮朝阳。
澹自乐兮僾尚羊,岂无人兮而不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秋兰辞》借秋兰喻人,通过花草的特性表达了一种既孤独又高洁、既忧伤又豁达的复杂情感。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秋兰的品格象征 开篇用"青青""英英"形容秋兰茂盛纯洁,说它"得道如素"(像未染色的白绢一样纯粹),"娟娟好修"(姿态美好又善于修饰自己)。这里秋兰其实象征品德高尚的人——即使生长在无人深山中("山中兮无人"),依然保持本真,不因无人欣赏而改变芳香。
第二层:孤独与相知的矛盾 "悲复乐兮乐复悲"是情感转折点:诗人既为秋兰(或自己)的孤独而悲伤("怅来者兮不可期"),又为心灵相通的可能性而快乐("乐莫乐兮心相知")。"赠子杂佩"(送你玉佩)的想象,流露出对知音相遇的渴望,但"暮雨生愁"又拉回现实,这种矛盾就像纠结的绳结("心缭戾")难以解开。
第三层:与天地对话的豁达 最后诗人抬头问天("讯苍苍兮如何"),天虽不回答,但秋兰依然在山间吐露芬芳("吐琬琰")。"云裾风裳"(以云为衣风为袖)的描写让秋兰有了仙人般的洒脱,即便无人欣赏("岂无人兮而不香"),它仍自在徜徉,保持清香。这里完成了从孤独哀怨到超然自处的升华。
全诗精髓: 用秋兰比喻理想人格—— 1. 坚守本心:像秋兰在深山独自开放,人也要坚持自己的品格。 2. 接纳孤独:渴望知音是人之常情,但也要学会与孤独共处。 3. 超越困境:当天不回应、现实困顿时,依然可以像秋兰那样保持精神的高洁与自由。
诗中"悲乐交织"的情感非常真实,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尤其是最后"无人而不香"的洒脱,传递出一种高级的生活智慧: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被看见,而在于活出自己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