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希孟云林卷兼柬王之常
东吴山水郡,我家万山中。
自从别猿鹤,振佩明光宫。
云林结遐想,美人邈难从。
之子山中来,都门忽相逢。
我家南窗下,幽兰滋几丛。
天寒露华陨,花叶应丰茸。
路远莫能采,恐随萧艾同。
送子凤城外,长江生西风。
明将卧云林,五湖烟水东。
我有所思者,同心复同宗。
怀之不可见,使我心仲忡。
因君为报谢,蕙帐非终空。
自从别猿鹤,振佩明光宫。
云林结遐想,美人邈难从。
之子山中来,都门忽相逢。
我家南窗下,幽兰滋几丛。
天寒露华陨,花叶应丰茸。
路远莫能采,恐随萧艾同。
送子凤城外,长江生西风。
明将卧云林,五湖烟水东。
我有所思者,同心复同宗。
怀之不可见,使我心仲忡。
因君为报谢,蕙帐非终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思念,以及与友人重逢又别离的复杂情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第一部分:思乡之情(开头到“美人邈难从”) 诗人开篇就点明自己的家乡在东吴的山水之间,那里有连绵的群山,有自由自在的猿猴和仙鹤。但如今他离开了家乡,在繁华的京城做官。虽然身处富贵之地,但内心却始终怀念着家乡的山水和自由的生活。他用“云林”来代指家乡的山水,用“美人”来比喻自己向往的自由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第二部分:他乡遇故知(“之子山中来”到“都门忽相逢”) 诗人在京城偶然遇到了从家乡来的朋友,这让他既惊喜又感慨。他详细描述了家乡的景色:南窗下幽兰丛生,即使天寒露重,依然生机勃勃。然而,路途遥远,他无法亲自回去采摘,只能担心这些幽兰会像野草一样凋零。这里,诗人用“幽兰”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家乡的眷恋,用“萧艾”象征世俗的污浊,表达了自己身处官场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担忧。
第三部分:送别友人(“送子凤城外”到结尾) 诗人送别友人,目送他乘船远去,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惆怅。他想象着友人即将回到家乡,隐居在五湖烟水之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自己却依然要留在京城,无法实现归隐的愿望。他感叹与友人志同道合,却天各一方,只能通过友人向家乡的山水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最后,他以“蕙帐非终空”作结,表达了自己终将回归家乡的信念。
总结: 这首诗以思乡为主题,通过描绘家乡的山水、与友人的重逢和别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