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枕

山居猿狖最多情,啸月旋风伴醉醒。
昨夜数声霜雪外,元来不比在家听(同上书册二页一四二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客枕》描绘了一个旅居山中的游子夜晚听到猿猴啼叫时的感受,通过对比突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

前两句写山居环境:猿猴仿佛通人性,在月下风中啼叫,陪伴着醉后醒来的人。这里的"最多情"是反语,其实是用猿猴的热闹反衬人的孤独——山中只有猿猴为伴,更显得无亲无故。

后两句点明主旨:昨夜听到几声猿啼从寒冷的霜雪中传来,这才明白,原来在外漂泊时听到的猿声,和在家乡听到的完全不同。这里的"不比在家听"是关键,说明同样的景物,因心境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在家时有亲人相伴,猿声只是自然声响;独在异乡时,猿声却成了触动乡愁的媒介。

全诗最妙的是用"声音"这个媒介,把空间上的距离(山居与家乡)和心理上的落差(孤独与温馨)联系起来。诗人没有直接说想家,但通过对比猿声的不同感受,让读者更能体会他那份无处诉说的乡愁。这种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情感的手法,既含蓄又深刻,容易引发共鸣。

王大受

饶州乐平人,字宗可,一作仲可,号拙斋。王克明子。为叶适弟子。工诗,为人豪迈,颇自负。孝宗时,以吴琚奏为绍兴盐官。琚有调剂二宫之功,大受实与密谋。后为史弥远所忌,编置邵武。有《拙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