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

束带供人事,扶藜强病身。
诛求非上意,盗贼本良民。
湿翠山藏雨,轻黄柳带春。
小儿随白首,行坐各沾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弱老人被迫离家办事的辛酸场景,同时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前四句直指社会矛盾:老人明明重病缠身,却不得不整理衣冠出门应付差事。他清醒地认识到,官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并非皇帝本意,而那些被称为"盗贼"的人,其实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普通百姓。这里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中间两句笔锋一转,用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形成强烈反差:青翠的山峦含着雨水,嫩黄的柳条带着春意。这美好的春光本该让人愉悦,却更反衬出人间疾苦。

最后两句最为催泪:白发老人蹒跚前行,身边跟着年幼的孙子,两人走坐之间都不停地抹眼泪。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的画面,既展现了百姓生活的艰难,也透露出亲情在苦难中的温暖。老人流泪是为生活所迫,孩子哭泣可能还不完全明白苦难,只是被爷爷的悲伤感染。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把抽象的社会矛盾表现得真切动人。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又饱含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