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wǎn)风如舞透香肌。
天碧罗衣:天蓝色的罗绸衣裙。据说当时蜀地女衣以天蓝色为美。宛:转。“宛风”,即软风缭绕之意。
独坐含颦(pín)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凤竹:泛指笙箫一类的管乐。古代将笙箫一类的乐器饰以凤形。泥人:形容人软弱、痴迷的样子。
注释
天碧罗衣:天蓝色的罗绸衣裙。据说当时蜀地女衣以天蓝色为美。
宛(wǎn 碗):转。“宛风”,即软风缭绕之意。
凤竹:泛指笙箫一类的管乐。古代将笙箫一类的乐器饰以凤形。世称笙为“凤笙”,称排箫为“凤箫”。
泥人:形容人软弱、痴迷的样子。
简析
这首词写美人的姿态。上片写她的妆束:碧兰、轻飘、透亮、垂地的罗衣,真如仙女飘行于云彩之间,与白居易“风吹仙袂飘飘举”意境相似。下片写她的神态:吹箫、折花,含颦缓步,有情无力,完全是封建时代士大夫眼中的仕女形象,虽无深刻词意,然有美的图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身着碧绿长裙的美人,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她的柔美与风情。
上片写美人初穿新衣的惊艳瞬间。开篇用"天碧罗衣拂地垂"勾勒出长裙的飘逸——像蓝天般澄澈的裙摆垂落地面。第二句直白点出这衣裳与美人的相得益彰。后一句"宛风如舞透香肌"尤为传神,写微风拂过时,衣裙翩跹舞动,仿佛能透过轻纱看见肌肤,又隐约飘来幽香,把衣裳的轻盈与美人的体态完美融合。
下片转入动态描写。先是一个特写镜头:美人独坐蹙眉吹笛("凤竹"指笛子),这个含愁带嗔的神态惹人怜爱。接着镜头拉远,展现她在园中漫步折花的闲适场景。结尾"有情无力泥人时"最是精妙,写美人那种娇慵无力的情态,像软泥般柔若无骨,把女子动情时的妩媚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华服到素颜,从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