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端午节(午日)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现实的迷茫,也有对往昔的怀念。
首联“梦入沧江把钓竿,醒来身世正漫漫”写诗人梦见自己在江边悠闲垂钓,醒来后却感到人生漫长而迷茫。这里用“梦”与“醒”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颔联“榴花雨湿孤城晓,梓树风生五月寒”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象:石榴花被雨水打湿,清晨的孤城显得冷清,梓树在风中摇曳,五月的风竟带着寒意。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落寞。
颈联“坐久绝怜池阁迥,愁深转觉苧袍宽”写诗人独坐良久,觉得池边的楼阁格外遥远,而忧愁太深,连身上的苎麻袍子都显得宽大松垮。这两句通过身体感受(衣服变宽)和心理感受(愁绪加深)的结合,生动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赏心亭下龙舟日,何得于今载酒看”回忆过去在赏心亭下观看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感叹如今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载酒欢聚。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往昔欢乐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伤感。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欢乐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孤独寂寥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