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后人拜谒北宋诗人梅尧臣墓时所作,表达了对这位文坛前辈的敬仰与怀念。
前两句用白描手法交代地点:在宛陵城南的柏山寺,走到西厢房就能看到梅尧臣的旧祠堂。这里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给人指路一样自然亲切。
中间四句是情感核心。"人物欲观嘉祐老"说人们都想了解这位北宋嘉祐年间的文坛前辈,但"铭文空有醉翁辞"笔锋一转——墓碑上只有欧阳修(号醉翁)写的铭文,本人风采已不可见。这里用"空有"二字透出遗憾。接着用"银章粉墨"(官印文书)和"金薤琳琅"(华美文章)的对比,说官场浮华终会消散,但梅尧臣那些如金玉般的好诗文永远闪耀。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看到河豚在春水中游动(梅尧臣曾写《河豚鱼》诗),就想起他的文采风流,忍不住细细吟诵他的诗作。这个生活化的画面,把抽象的"怀念"变得具体可感——就像我们今天看到某个事物突然想起逝去的亲人朋友一样自然。
全诗妙在把对古人的追思写得如话家常,没有刻意煽情。通过祠堂、碑文、河豚这些具体事物,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真正的文人不会被时间湮没,他们的作品和风骨会通过后世读者的记忆永远鲜活。
滕珂
滕珂,初任宣城丞(清光绪《宣城县志》卷一一)。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知华亭县(清光绪《华亭县志》卷一一)。历知永福县,南雄州佥判,知新州(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