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山间月亮升起的静谧画面,以及诗人与自然相伴的悠然心境。
前四句写景:半夜三点左右,月亮从山后缓缓升起,像半块沉甸甸的玉璧挂在天边。诗人与"三友"(可能指松竹梅,或三位好友)默默相对,享受这每晚都会重现的美景。这里用"半璧"形容初升的月亮,既形象又带着珍贵感。
后四句转入感悟:秋虫的鸣叫像在梳理羽毛,月光下水中的鱼儿鳞片闪动,搅动了沙石间的流水。诗人说这种宁静美好的体验世人很难懂得,所以不必说给俗世的人听,免得惊扰他们。最后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喧嚣的疏离,以及对自己独享自然之美的自得。
全诗妙在将深夜山月的清冷与诗人内心的温暖形成对比,用"半璧""羽毛""鲜甲"这些精致意象,把寻常夜景写得充满生趣。最后"勿言惊俗耳"的调侃,更显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