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周生

梡革以为鞠,断木以为棋。
犹不可无法,而况乎学为。
古称在三义,所重厥惟师。
传道与解惑,舍此其焉资。
分谊一以定,服事终不移。
如何倾盖间,轻以名相施。
周生贤哲裔,卓荦负奇姿。
抠衣登吾堂,再拜起何迟。
我惊嘿内惭,欲应拙言词。
长安十二门,丹毂交加驰。
岂无吹嘘者,寒谷生春熙。
掉头逝不返,顾此穷且羸。
得非生所慕,其在于道而。
吾少不自重,干禄思逢时。
常羞尺寸获,恐致丘山隳。
晚节始追悔,蹉跎抱深悲。
彊勉贾馀勇,此意未知衰。
多生不吾弃,感激动心脾。
为学所大戒,在随俗习非。
立志苟卓然,奚患建竖卑。
神圣为奥㝔,善信为堂基。
切问为津梁,勤学为阶梯。
吾闻之前人,敬奉等蓍龟。
今何以益生,请诵此语贻。
生如汗血驹,蹀躞千里蹄。
历块同一瞬,万古羡权奇。
吾老困伏枥,兀硉筋骨疲。
卧听鼓鼙鸣,昂首还长嘶。
师友虽已邈,风义谅可追。
敩学恒得半,期生为予规。
六籍方洋洋,庶几可乐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思想家陈献章写给一位叫周生的年轻人的劝学诗,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习之道。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轻以名相施")用做皮球和木棋都需要规矩作比喻,强调学习更需要遵循师道。就像做皮球要遵循皮革的纹理,下棋要遵守规则一样,学习更需要老师的指导。作者批评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刚认识就随便称兄道弟,不尊重师道尊严。

第二部分("周生贤哲裔"到"其在于道而")描写周生虚心求学的态度让作者感动。这位出身名门的年轻人恭敬地来请教,与其他趋炎附势的人形成鲜明对比。作者自谦地说自己不善言辞,但被周生真诚求道的精神打动。

第三部分("吾少不自重"到"敬奉等蓍龟")是作者的人生经验之谈。他坦诚年轻时也曾急功近利,晚年才明白踏实学习的重要。用建筑比喻学习:神圣的境界是目标,诚信是基础,勤学好问是进步的阶梯。这些前人智慧应该像占卜用的蓍草龟甲一样被珍视。

第四部分("今何以益生"到最后)用骏马比喻师生关系。把周生比作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而自己则是老马,虽然体力不济但仍渴望奋进。最后勉励周生在浩瀚典籍中寻找精神食粮,希望他能超越老师,实现更大的成就。

全诗特色在于:
1. 善用生活化比喻,把抽象的学习道理讲得生动形象
2. 坦诚分享人生教训,没有说教感
3. 对年轻后辈既赞赏又寄予厚望,体现师长风范
4. 最后"老马嘶风"的意象特别打动人,展现终身学习的精神

这首诗对现代读者的启示:学习需要好老师指导,要脚踏实地积累,不被浮躁风气影响。年轻人要珍惜学习机会,年长者则应保持求知热情,师生相互促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