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呈诸公

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一作翠)屏。
举世无知心自得,众人皆醉我何醒。
黄熊号野兵埃黑,白骨生苔鬼燐青。
旧宅荒芜时入梦,墨池谁访子云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同时暗含对乱世的忧虑和对知音的渴望。

前四句写隐士生活:主人公在北窗下高卧,穿着如烟似雾的轻衣,屏风像云霞般绚丽。这里用"高卧"和"自清宁"表现他远离尘嚣的悠然自得。后两句用对比手法——世上没人理解他,但他内心很满足;众人都浑浑噩噩,只有他保持清醒。这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态度,展现了主人公的孤高品格。

后四句笔锋一转,描写残酷现实:原野上黄熊嚎叫,战火把大地熏黑,白骨长出青苔,鬼火幽幽发亮。这些阴森意象暗示战乱带来的灾难。最后两句回到个人——梦中常出现荒芜的旧宅,感叹再没人像当年探访扬雄(字子云)那样来拜访自己了。这里用汉代学者扬雄的典故,表达对知音难觅的失落。

全诗通过"宁静书斋"与"血腥战场"的强烈对比,既展现了文人清高自守的精神世界,又揭露了战乱年代的残酷现实。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独醒者"的孤独——在混乱世道中保持清醒的人,反而要承受更深的寂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