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项羽和韩信的不同结局,揭示了封建时代功臣的悲惨命运。
前两句用"犹"和"竟"两个词形成强烈对比:项羽虽然战败,但族人得以保全;而功成名就的韩信,整个家族却被诛灭。这种反差让人唏嘘。
后两句用两个典故深化主题:"带砺誓"指刘邦当年对韩信许下的永不加害的誓言,结果却成了空话;"属镂恩"借用吴王赐死伍子胥的典故,讽刺韩信连被君王"赐死"的"恩典"都没得到,直接遭到灭门。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巨大历史悲剧。作者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冷静的史实对比,让读者自己体会封建统治者对功臣的残酷无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比直白的控诉更有力量,让人读后对韩信等功臣的遭遇产生深刻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