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伯高梅

兔臼寒霜染雪毫,绿烟微散月初高。
野人醉醒罗浮梦,长忆仙娥玉色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月夜赏梅场景,充满了仙气和醉意。

前两句写景:月光下,梅花像被寒霜染白的兔毛笔尖(形容花瓣洁白细腻),又像绿色烟雾中透出的皎洁月亮。这里用"兔臼"(传说月宫捣药的玉兔)和"雪毫"的比喻,把月光下的梅花写得既灵动又圣洁。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自己像山野醉汉刚从罗浮山(道教名山,象征仙境)的美梦中醒来,还在回味仙女酿的玉液琼浆。这里把赏梅的体验比作一场仙梦,梅香仿佛成了令人陶醉的仙酒,把现实与幻想交融在一起。

全诗妙在: 1. 通感手法出色 - 把视觉的梅花写成可触摸的"雪毫",把梅香转化为可品尝的"玉色醪" 2. 虚实结合 - 真实的梅花与神话中的月兔、仙女自然衔接 3. 醉意朦胧 - 通过"醉醒""梦"等词,营造出微醺的审美状态

本质上是通过梅花写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享受,把寻常赏梅写得如同神仙体验,展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的高洁情趣。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