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景象和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写景:桂花的洁白与河水的波光相映,显得格外纯净;"琳宫"(华美的宫殿或道观)周围的景色也焕然一新。这里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中秋夜景的清新美好。
中间四句由景及情:诗人和朋友在酒宴上共醉,但远处传来笛声,让人想起未能归家的游子。接着视线转向远方,辽阔的边塞传来自然的天籁之音,高耸的山峰仿佛托住了天上的明月。这几句既有宴饮的热闹,又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还有对壮阔自然的感悟。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满怀思绪无法入睡,直到深夜的露水快要打湿衣巾。这里的"玉露"既指真实的夜露,也暗喻思念的泪水,将中秋夜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惆怅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全诗以中秋夜景为背景,将宴饮之乐、思亲之情、自然之美巧妙融合,最后落在无眠的思念上,展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中秋情怀。诗中"未归人"的意象特别打动人心,让读者感受到节日里不能团圆的淡淡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