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古堤直。隔水轻阴飏碧。东风路,还是舞烟眠露,年年自春色。红尘遍京国。留滞高阳醉客。斜阳外,千缕翠条,仿佛流莺度金尺。
长亭半陈迹。记曾系征鞍,频护歌席。匆匆江上又寒食。回首处应念,旧曾攀折,依然离恨遍四驿。倦游尚南北。
恻恻。怨怀积。渐楚榭寒收,隋苑春寂。眉颦不尽相思极。想人在何处,倚楼横笛。闲情似絮,更那听,夜雨滴。
长亭半陈迹。记曾系征鞍,频护歌席。匆匆江上又寒食。回首处应念,旧曾攀折,依然离恨遍四驿。倦游尚南北。
恻恻。怨怀积。渐楚榭寒收,隋苑春寂。眉颦不尽相思极。想人在何处,倚楼横笛。闲情似絮,更那听,夜雨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兰陵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漂泊的孤独与离愁。全词分为三部分,层层递进地刻画了春日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开篇以古堤、春水、东风等意象勾勒出明媚春光,但"年年自春色"暗示着时光流逝的无奈。随后"红尘遍京国"笔锋一转,带出醉客滞留他乡的落寞,斜阳中的柳条如金尺般闪烁,暗含对远方亲人的丈量思念。
第二部分转入回忆。长亭、征鞍、歌席等旧日场景与当下寒食时节形成对比,"依然离恨"四字点明无论走多远都逃不脱思念的缠绕。"倦游尚南北"道尽漂泊者的疲惫。
结尾直抒胸臆。用"恻恻"形容心中隐痛,楚榭隋苑的春寂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最后以"倚楼横笛"的想象和"夜雨滴"的现实作结,将无形愁绪化作可感的雨声,余韵悠长。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将春日美景与羁旅愁思交织,柳条、夜雨等寻常景物都被赋予情感重量,让读者在画面感极强的描写中,自然体会到那种挥之不去的乡愁与人生倦意。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