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老官员回忆青春、感慨时光的深情之作。
前两句"仁庙初科射策郎,如今斑白玷朝行"用对比手法,写自己年轻时考中进士的意气风发("射策郎"指科举及第),如今却已白发苍苍仍在朝为官。一个"玷"字透露出对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淡淡自嘲。
后两句"东风昨夜闻归雁,梦绕江南烟水长"笔锋一转,写春夜听到北归雁鸣,思绪飞向江南故乡。这里的"东风""归雁"都是典型思乡意象,"烟水长"三字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朦胧美景,也暗示着绵长的乡愁。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将仕途沧桑与思乡之情自然融合:白发老臣在听到雁鸣时,瞬间变回那个思念家乡的游子。这种时光交错的情感,让读者看到官员身份背后真实的人性温度。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