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巾山明庆塔院

数级崔嵬万木中,最堪影势似难同。
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
重叠画瞻遮世界,稀疏清磬彻虚空。
有时问著禅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佛塔及其周围清幽的禅意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传递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前两句写塔的高大雄伟:层层叠叠的台阶掩映在万木丛中,塔影投下的气势独一无二。这里用"最堪影势似难同"强调塔影的独特,暗示佛塔的非凡气质。

中间四句用动静结合的描写展现塔的韵味:夜晚的栏杆仿佛能压住江心明月,秋风吹动塔铃的声音一直传到山顶。重重叠叠的彩绘遮挡了尘世的喧嚣,偶尔传来的清越磬声却能穿透云霄。这些描写既有视觉的壮美(压住江月),又有听觉的空灵(铃铎声、磬声),共同营造出远离尘俗的佛门圣地氛围。

最后两句通过对话点明主题:当有人问路时,禅师笑着指向天空,暗示修行之路如同登天般没有尽头。这个结尾既幽默又深刻,用"笑指丹霄"的形象比喻,把抽象的禅理变得生动可感。

全诗最妙的是将佛塔的实体景观与虚无缥缈的禅意完美融合,通过"压江月"、"摇岳风"等夸张手法,让静止的佛塔充满动感,又用"遮世界"、"彻虚空"的对比,展现佛门既隔绝红尘又通达宇宙的特质。普通读者能从中感受到:原来修行不必正襟危坐,也可以在这般诗意的环境中,随着风声铃语自然领悟。

钱昱

(943—999)杭州临安人,字就之。钱佐长子。从钱俶归宋,授白州刺史。好学,多聚书,喜吟咏,多与中朝卿大夫唱酬。善尺牍及书画琴棋,然贪猥纵肆,无名节可称,生子百数。历官秘书监、工部侍郎,典寿、泗、宿三州,率无善政。官终郢州团练使。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