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寿马右丞

浙江回棹处。急流勇退,冥鸿高举。出书迟迟,不为虎丘,留住。姑待春和水涨,旋乘个、月明船去。天未许。云归又出,依然霖雨。熟路小队轻车,想司马重来,聚观如堵。暇日西湖,点检旧题诗句。冷落江南倦翼,但惟有、心香一缕。长记取。每岁仲春端午。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一位退休高官(马右丞)的祝福,同时暗含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全词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开头到"依然霖雨")用浙江退潮比喻马右丞急流勇退的明智选择。"冥鸿高举"把他比作高飞的大雁,赞美他远离官场的洒脱。后几句说虽然暂时留在苏州(虎丘),但等到春天就会乘船离开,暗示他终究会重新出山为百姓做事("霖雨"比喻恩泽百姓)。

中片("熟路"到"旧题诗句")想象马右丞如果重回官场("司马"代指官职),一定会受到百姓欢迎。闲暇时可以在西湖重温往日写的诗句,展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下片最后几句是抒情重点。作者说自己像疲倦的飞鸟,对江南生活已感冷落,但对马右丞始终保持敬仰("心香一缕")。特别约定每年端午前后要记得这份情谊,这个具体时间点的选择可能暗含对屈原(端午节纪念的忠臣)的联想。

全词妙在把退休生活写得既潇洒又充满责任感:用乘船看月、西湖题诗表现闲适,用"霖雨""心香"体现忧国情怀。比喻都很生活化(潮水、鸿雁、乘船),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对前辈的敬意和对人生的通透感悟。

张伯淳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