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归舟的宁静画面。前两句用"断柳残沙"和"苇丛幽称"勾勒出河岸的萧瑟景象,柳枝断裂、沙岸残破,但堤坝依然挺立;芦苇丛中传来水鸟隐约的鸣叫,显得格外幽静。后两句将视线转向江面,夕阳斜照染红半江秋水,这绚烂的秋色仿佛一路护送着归船,直到竹林掩映的溪口。全诗通过"断柳""残沙""斜照"等意象,在萧瑟中透出温暖,用拟人化的"相送"二字,让自然景物与归舟产生情感互动,把普通的暮归写得充满诗意。最妙的是"半江斜照将秋色"这个画面,既点明时间,又用光影分割江面,让秋色成为可以"相送"的实体,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想象力。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