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雕刻在石头上的鱼,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吉祥的寓意,赞美了自然和谐与地方官员的贤能治理。
前两句写石鱼的艺术形象:不知哪个巧匠将鱼雕刻在青翠的石头上,两条鱼依偎在水藻和莲花之间,栩栩如生。"潜鳞"指藏在水中的鱼,"翠琰"是青绿色的美石,用词精致却不难懂。
中间四句转入吉祥寓意:石鱼出现在梦中预示丰收("梦符"指梦境应验),看到这繁荣景象应该歌唱丰收年景;四季气候调和("玉烛"代指四季和顺)可以预卜,而诗人率先用文字("金刀"指笔墨)记录这祥瑞。这里把石鱼当作吉祥物,暗含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最后两句最有趣:石鱼仿佛真的在波浪中跳跃("泼剌"是鱼跃声),这种灵验现象要归功于贤能的太守。诗人用鱼儿的"活过来"巧妙夸赞地方官治理有方,使万物充满生机。
全诗妙在把静态的石雕写得活灵活现,通过鱼儿的欢跃暗示政通人和,既展现了艺术品的精美,又含蓄地歌颂了官员政绩,读来清新自然又意蕴深厚。
蹇材望
蹇材望,字君厚,潼川(今四川三台)人。理宗宝祐二年(一二五四)通判涪州。恭宗德祐间通判湖州。事见《癸辛杂识》续集卷上、《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