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轩,为潘世谷追题其祖忠烈公卷
昔在世皇日,潘侯如贞松。耸身青云表,流润翠百重。
迎寒保金石,遇雨翔虬龙。枅栱夙所具,匠氏仍相逢。
一洒鼎湖泪,难进泰山封。仁者滋有后,孙枝挺玄冬。
愿继岁寒节,雨露日以浓。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松树比喻潘世谷的祖父(忠烈公),赞美他高尚的品格和家族精神的传承。
前四句把潘侯比作挺拔的青松:在世皇时期(指前朝),他像松树一样高耸入云(比喻地位崇高),青翠茂盛(比喻德行深厚)。松树在寒风中保持坚硬(比喻坚守节操),雨后松枝如龙腾飞(比喻遇困境更显气节)。
中间四句写他的才能与遗憾:像现成的栋梁之材(枅栱指建筑木料),终遇识才的匠人(指被朝廷重用)。但先帝去世(鼎湖泪典故指皇帝驾升)后,他再难获得更高荣誉(泰山封指封禅大典的殊荣)。
最后四句转向潘世谷:仁者必有后嗣,孙子像严冬依然挺立的松枝(玄冬指深冬)。诗人祝愿他继承祖父的坚韧品格(岁寒节指松柏耐寒的特性),像松树一样在雨露滋养下愈发茁壮。
全诗通过松树四季常青、不畏风霜的特性,既歌颂了祖辈的忠烈刚毅,又寄托了对后代延续家风的期待,把人物品格与自然意象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