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充兄唱酬二首一赠伯充一寄高仲贻 其一
倦客难堪走世尘,空嗟林下见何人。
坐令岁月徂清夜,梦想田园趁食新。
老境已侵无几发,垂堂共爱不赀身。
一官聊为家山往,要看明年濯锦春(自注:伯充时得戎倅,欲归蜀。)。
坐令岁月徂清夜,梦想田园趁食新。
老境已侵无几发,垂堂共爱不赀身。
一官聊为家山往,要看明年濯锦春(自注:伯充时得戎倅,欲归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疲惫的官场中人(倦客)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大白话表达了几层意思:
1. 厌倦官场:开头就说自己像赶路的旅客一样,受不了在世俗中奔波,感叹现在山林里(指归隐生活)都见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了。用"走世尘"比喻在官场打拼的辛苦。
2. 怀念家乡:晚上睡不着觉(清夜),白白浪费时光,梦里总想着老家田园,惦记着家乡新收获的粮食。"趁食新"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像现代人说"想吃口家乡的新米"。
3. 中年危机:说自己老了(老境),头发没剩几根了,但还要珍惜身体(垂堂指注意安全)。这里用"不赀身"(身体无价)表达健康重要的道理。
4. 最后希望:朋友伯充要去四川当官(戎倅),诗人羡慕地说:你这次当官好歹是回老家,等明年春天就能在家乡锦江边洗脚了(濯锦春)!这句话暗含"终于能回老家享福"的祝福。
全诗亮点在于用生活化的比喻:把当官比作"赶路",把想家写成"惦记新粮",把回乡期待写成"明年洗脚",非常接地气。诗人通过这些日常细节,生动表达了每个中年人都懂的疲惫感和思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