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思念远方儿子的深情画面,语言朴素却充满感染力。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特写镜头:白发母亲倚着门框盼儿归来,眼中积蓄六年的泪水未干,手中缝制的春衣针脚细密。诗人用"泪"与"衣"两个日常物品,把母亲绵长的思念缝进了岁月里。
中间两句笔锋转向自然景物:秋霜中孤雁鸣叫渐远,辽阔天空浮云自在飘荡。这里用雁群南飞暗示游子远行,又以无拘无束的云朵反衬母亲被困在思念里的心境,画面开阔却暗含忧伤。
最后两句将视线推向更远的东南沿海,在黎明月光朦胧时分,仿佛能听见跨越山海的乌啼声。这个开放式结尾让母亲的思念随着月光、鸟鸣无限延伸,留下悠长的余韵。
全诗就像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没有华丽辞藻,却用"倚门守望""缝制衣物"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看到天下母亲共同的牵挂。尤其是"六年泪"与"三春衣"的对比,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变成了可触摸的亲情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