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归

一鹤候柴关,林空境自閒。
竹房秋后冻,病叟夜深远。
树密疑无路,月明犹在山。
幽居便所适,已是十年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山中隐居的宁静生活,充满自然意趣和淡泊情怀。

开篇"一鹤候柴关"就很有画面感:一只仙鹤在柴门前等候,暗示主人是高洁隐士。"林空境自閒"写树林空旷、环境清幽,烘托出远离尘嚣的氛围。

中间四句用具体景物写生活状态:秋天竹屋透着寒意,带病的老人在深夜里难以入眠。树林茂密得好像没有路,但抬头看见明月还挂在山头。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含蓄,把清贫的隐居生活和山中夜景写得很有意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这样幽静的居所正合心意,不知不觉已闲居十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透露出看淡名利、安于平淡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通过鹤、林、竹、月等意象,把山居的孤寂与自在写得生动感人。诗人以病弱老者的视角,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状态,让读者感受到返璞归真的生活之美。

释圆悟

释圆悟,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能诗画,喜作竹石。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有《枯崖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泉州重修兴福寺记》),已佚。《画史会要》卷三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