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叹

不寐中宵发叹歌,无闻见恶竟如何。
堪嗟岁月蹉跎久,却悔尘寰错误多。
事业分明卑管晏,源流直上接丘轲。
衰颜皓发雄心在,蓄艾从今起宿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夜叹》是一位老者在深夜失眠时的内心独白,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与不甘。全诗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两种看似矛盾却真实并存的情感: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懊悔,以及老骥伏枥的壮志。

前四句是"悔恨篇":长夜难眠的老人忍不住叹息,想到自己既没有好名声(无闻)又常做错事(见恶),岁月就这样白白浪费,在人间犯下太多过错。这里用"管晏"(古代名臣)反衬自己的平凡,坦诚承认事业成就不高。

后四句是"奋起篇":虽然头发花白容颜衰老,但老人强调自己的精神血脉承袭自孔子孟子(丘轲),依然怀有雄心壮志。最后用"蓄艾治病"的比喻,表明要从现在开始纠正积年的错误,像储存艾草疗伤一样自我修正。

最打动人的是这种"知错不改"的倔强——老人清楚自己有很多不足,但拒绝就此认命。诗中"皓发雄心"的对比特别生动,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年龄只是数字",传递出"哪怕六十岁,也要活出二十岁的斗志"的积极态度。这种既清醒认识现实局限,又不放弃追求的人生态度,对当代读者仍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蔡权

蔡权(1195~1257)字仲平,号静轩,蔡沈子,蔡杭弟,蔡氏九儒第四代,生于庆元元年,卒于宝佑五年,寿62岁。幼年母丧,伯母詹氏抚养,聪明英毅,肆业于家,兄弟联席自相师友,屡荐入京任职均坚以疾辞。淳佑六年以兄杭恩泽补承务郎,授庐峰书院山长。平生好施于人,凡宗族邻里婚丧喜事,都能倾资相赠。教授乡间,讲明义理,极其祥密,诸友皆称其得家学心传,为学者讲学能辨疑祛惑,使人心兴起,实不少让,天性之高洁与祖父无异。代表诗作有《自咏》,《游西山》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