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高级学府中悠闲雅致的场景,用日常画面展现了文人的风雅情趣。
前两句"玉堂集日列金羁,学士新兼祭酒时"说的是:在翰林院(高级文官机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匹(金羁指马笼头)整齐地拴在门外,此时一位学士刚刚升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这里通过"新兼祭酒"点出了主人公的新身份。
后两句"五百书生签讲遍,八砖花影最来迟"最有趣:五百名学生都签完到、听完讲了,这位祭酒大人才踏着砖地上的花影姗姗来迟。这里的"八砖"指庭院铺的方砖,古人用日影过八块砖来计算时间,"花影"则暗示时间已近中午。诗人用这个细节,既展现了文人生活的闲适,又暗含对这位祭酒大人慵懒作风的善意调侃。
全诗妙在通过一个上班迟到的生活场景,既写出了翰林院的清贵气息,又展现了文人雅士不紧不慢的生活态度。这种将严肃的官场生活写得如此轻松有趣的手法,正是古代文人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