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癸未在兰州

我亦飘零,对秦关陇塞,谁解辛酸。
浑忘断痕梦里,偏自悲欢。
吴歈楚舞,响屧廊、蕊额花颜。
醉影乱、秦淮月荡,荷香时度微寒。
何意逢君于此,便深心话尽,已是春阑。
年时珞珈仿佛,曾艳云鬟。
归来燕子,误东风、吹恨无端。
休再诉、天涯沦落,从今又湿青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兰州漂泊时的孤独与感伤,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上片(前半部分)写漂泊之苦: 1. 开头"我亦飘零"直接点明自己像无根浮萍一样流浪,面对西北的雄关要塞,无人能懂心中酸楚。 2. "浑忘断痕梦里"说本想忘记伤痛,梦里却还是忍不住为往事悲欢。这里用"吴歈楚舞"(江南歌舞)、"响屧廊"(西施走过的回廊)等典故,带出对江南繁华的回忆。 3. "秦淮月荡"继续用南京秦淮河的月色荷香,反衬现在西北的寒冷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后半部分)写偶遇故人: 1. "何意逢君于此"突然转折,说没想到在异乡遇见你(可能是旧相识),把心里话都说尽了,可惜已是春末(暗示相遇太晚)。 2. "珞珈仿佛"提到武汉珞珈山(可能指武汉大学),回忆对方当年秀发如云的美貌。 3. 最后用"燕子误东风"比喻命运弄人,说既然都是天涯沦落人,就不必再诉苦了,但想到这些还是忍不住落泪("湿青衫"用白居易《琵琶行》典故,指泪水打湿衣衫)。

全词亮点: - 时空跳跃:从西北到江南,从现在到过去,展现漂泊者的心理轨迹 - 冷暖对比:用记忆中的江南温暖反衬现实的苍凉 - 双关手法:"春阑"既指季节,也暗示人生际遇 - 用典自然:历史典故(西施、秦淮河)和前人诗句(白居易)都融入个人情感

普通人能感受到: 一个在外打拼的人,在陌生城市遇见故交时,那种"他乡遇故知"的复杂心情——既为重逢欣喜,又勾起对故乡的思念,更感叹命运无常。这种既温暖又心酸的感觉,很多人都有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