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万个黄雀每栖息其上一昔风雨飒至忽闻有杀声呼童视之乃鼩啮也故为之赋黄头雀
黄头雀,觜交交,尾倬倬,突然散去云路邈。
东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惊呼俦。
牛羊上山鸡犬睡,翩跹蹙步来相求。
日斜深堑有罗网,投宿青冥依筱荡。
沙鸣羊角转峥嵘,蹴踏虬枝犹倔强。
谁知檐下息尔躯,夜半沥血逢精鼩。
唇焦舌烂救不得,一缕性命才须臾。
君不见螳螂捕蝉上高树,企足昂头忘反顾。
人生吞噬更可怜,腊月未穷谁悔悟。
东村四面禾黍稠,欲下未下惊呼俦。
牛羊上山鸡犬睡,翩跹蹙步来相求。
日斜深堑有罗网,投宿青冥依筱荡。
沙鸣羊角转峥嵘,蹴踏虬枝犹倔强。
谁知檐下息尔躯,夜半沥血逢精鼩。
唇焦舌烂救不得,一缕性命才须臾。
君不见螳螂捕蝉上高树,企足昂头忘反顾。
人生吞噬更可怜,腊月未穷谁悔悟。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黄头雀的悲惨遭遇,隐喻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全诗分三个部分层层递进:
第一部分(前六句)生动描绘黄头雀的生存困境。它们嘴尖尾翘看似机灵,却时刻面临危险:想飞落田间觅食又怕人,想找同伴又怕被发现,连牛羊鸡犬都成了威胁。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小生命的脆弱。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展现更残酷的生存威胁。白天要躲避捕鸟网,晚上在竹林歇脚也不安全。即使拼命挣扎反抗,最终还是被屋檐下的鼩鼱(一种凶猛的食肉小兽)咬死,死前痛苦挣扎却无人相救。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点明主题。用"螳螂捕蝉"的典故说明:当你盯着眼前利益时,背后可能有更大的危险。人类社会的互相倾轧比动物世界更残酷,但很多人到死都不会醒悟。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麻雀的视角让读者共情,看到食物链底层的无奈 2. 风雨声、挣扎声等细节描写极具画面感 3. 结尾突然转向人类社会,让人联想到职场竞争、权力斗争等现实
诗人其实在提醒我们:在嘲笑动物愚蠢时,可能我们自己正身处更大的危险而不自知。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比直接说教更有冲击力。
李自中
李自中,字文仲,南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间曾极贬道州,有诗送行。有《秋崖吟稿》,已佚。事见《江西诗徵》卷二二。今录诗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