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三弟赠南庵老人

一庵盘礴胜巢仙,不入丛林恰是禅。
花圃莲塘閒打景,粥盂斋钵老随缘。
忘言已了八千偈,适意更挥三两弦。
邂逅我来推不去,坐分一半好风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文人与南庵老人的会面场景,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下面我来逐句分析:

首句:“一庵盘礴胜巢仙”,诗人提到南庵老人住在一座简陋的庵舍中,像巢居的仙人一般自由自在。这里的“盘礴”形容老人悠闲自在的样子,表现老人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

次句:“不入丛林恰是禅”,老人虽然住在庵中,但他的心境已经达到了禅的境界,无需到丛林中去寻找禅意,说明老人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花圃莲塘闲打景”,老人的住所四周种植了花草,还有莲塘,他悠闲地观赏着这些景致。这里的“闲打景”表现了老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反映出他的生活态度是轻松自在的。

第四句:“粥盂斋钵老随缘”,老人每天的生活简单随缘,用简单的饮食器具(粥盂、斋钵)过日子。这体现了他乐观、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第五句:“忘言已了八千偈”,老人的语言已经超越了言语,达到了一种深邃的境界,仿佛已经理解了八千偈(佛教中的一千二百五十条戒条)的含义,这是对老人修行境界的赞美。

第六句:“适意更挥三两弦”,在闲暇时,老人还会拉拉二三支琴弦,表达他的适意之情。这表现了老人的生活情趣高雅,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第七句:“邂逅我来推不去”,这首诗的作者偶然来到南庵找老人聊天,老人却舍不得离开。这说明了老人的真诚和热情。

最后一句:“坐分一半好风烟”,诗人和老人坐在一起,分享着周围的美好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庵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