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惜旧时慈母线,宁甘今夜隔帘霜。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前一句"为惜旧时慈母线"像一张老照片: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缝补衣裳的场景。这里的"慈母线"既是真实的缝衣线,也象征着母亲用爱为子女编织的温暖。诗人珍藏这份记忆,就像我们舍不得删除手机里妈妈的照片一样。

后一句"宁甘今夜隔帘霜"是游子的现实选择:宁愿忍受寒夜冷霜,也不愿惊动帘内熟睡的母亲。这种"隔帘"的细节特别打动人——明明可以进屋取暖,却选择默默守候。就像现代人加班回家,轻手轻脚怕吵醒父母一样。

全诗最妙的是用"缝衣线"和"夜霜"这两个日常事物,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可触摸。母亲的爱藏在针线里,孩子的孝心藏在忍寒中。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说"我想妈妈"更有感染力,让人联想到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

谌祜

谌祜(一二一三~一二九八),字自求,号桂舟,又号服耕子,南丰(今属江西)人。布衣终身。元大德二年卒,年八十六。有《桂舟歌咏》等,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