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

过庭犹记闻诗礼,回首白云双鬓丝。
明发有怀恩网极,养亲不逮悔何追!
龙章凤诰焚黄日,春露秋霜结梦思。
万里归来风木恨,四更吐月旧山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月山》表达了一位游子对已故父母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尽孝的悔恨之情。

前两句写诗人回忆童年时在庭院里听父母教导诗书礼仪的场景,如今回首往事,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白云双鬓丝"这个比喻很形象,用天上的白云来形容自己的白发,暗示时光飞逝。

中间四句是感情最强烈的部分:天亮时分想起父母恩情如天网般无边无际,却再也不能奉养双亲,这种悔恨永远无法弥补。诗人用"龙章凤诰"(皇帝封赠的文书)和"焚黄"(祭奠仪式)来表现虽然父母获得了死后哀荣,但春去秋来,自己只能在梦中思念父母。

最后两句写诗人远行归来,看到风吹树木的景象勾起对父母的思念。在故乡的月夜里,直到四更天(凌晨1-3点)还难以入眠,望着月亮思念双亲。"风木恨"这个典故常用来比喻子女未能奉养父母的遗憾。

全诗语言朴实但感情深沉,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庭院、焚黄仪式、月夜)和生动的比喻(白云喻白发、风木喻遗憾),把对父母的思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表达得感人至深。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跨越时空的亲情,以及功成名就后却无法与父母分享的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