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朝廷使臣深入偏远蛮荒之地记录风土人情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官员的文化使命感。
前两句"九重涣汗使臣知,万都蛮荒跂踵时"用夸张手法说:皇帝的一道诏书(九重指皇宫),就让使臣不辞辛劳(涣汗指辛苦流汗)来到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跂踵形容踮脚张望的期待状)。这里通过空间对比,突出使臣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
后两句"耳目全开天海外,土风尽入竹枝词"生动描写使臣的工作:他睁大眼睛观察海外异域(天海外),把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土风)都记录成通俗的民歌(竹枝词是民歌体裁)。"耳目全开"四字尤其传神,仿佛让我们看见使臣认真采风的模样。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天海外"与"九重"形成强烈空间对比,突出任务的艰巨
2. "竹枝词"的选用很巧妙,说明使臣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记录
3. 短短四句就完整展现了从受命到完成的全过程,体现古诗的凝练之美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古代官员如何深入基层采风,既完成皇命,又保存了珍贵的地方文化,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