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官(杨郎中)新建的豪华宅院,同时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豪宅的气派:红漆大门配上青绿瓦片的宅子,一看就是大官住的。站在这里能望见嵩山和洛河,这种景观百家难寻。登高远望还能即兴作诗,将来退休后这里肯定能成为名画题材。
中间两句写宅院美景:院子里四季鲜花轮流开放,像排着队的屏风;整天有鸟儿欢叫,仿佛在劝人喝酒取乐。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普通人看到美景只是随便欣赏,但像尧夫先生这样的隐士,他的清高品格却能激励像我这样的俗人。诗人表面夸豪宅,实则用"逸士清风"暗示自己更向往隐逸生活,对官场富贵保持着距离。
全诗用豪宅的华丽反衬隐士的清高,在赞美中藏着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身在官场,心向山林"的矛盾心理。
吕公著
(1018—1089)宋寿州人,字晦叔。吕公弼弟。仁宗时登进士第。英宗时知蔡州。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初,知开封府,为御史中丞。反对行青苗法,言吕惠卿奸邪不可用,出知颍州。起知河阳,召还知审官院,寻同知枢密院事。哲宗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辅政,废除新法。三年,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卒谥正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