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初至金陵,诸公会饮,因用北州集
苍烟拥乔木,粉雉倚寒空。行人日暮回首,指点旧离宫。好在龙蟠虎踞,试问石城钟阜,形势为谁雄。慷慨一尊酒,南北几衰翁。赋朝云,歌夜月,醉春风。新亭何苦流涕,兴废古今同。朱雀桥边野草,白鹭洲边江水,遗恨几时终。唤起六朝梦,山色有无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初到金陵(现在的南京)时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首先,作者用“苍烟拥乔木,粉雉倚寒空”来形容金陵的景色,意思是金陵的树木被淡淡的烟雾笼罩,显得神秘而美丽,而远处的雉堞(城墙上的女墙)则显得孤独而寒冷。这里的“苍烟”和“寒空”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凄美的氛围。
接着,“行人日暮回首,指点旧离宫”描绘了傍晚时分,作者回头看向曾经离开的宫殿,这让他回忆起过去的往事,感叹时光荏苒。
“好在龙蟠虎踞,试问石城钟阜,形势为谁雄”表达了金陵的地理优势,龙蟠虎踞象征着金陵的坚固,而石城钟阜则展现了金陵的险要地势。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好的地势,究竟是谁能称雄天下呢?
“慷慨一尊酒,南北几衰翁”描述了作者在这里举杯畅饮,感叹南北方的英雄人物都相继老去,而金陵的形势依然强大。
“赋朝云,歌夜月,醉春风”则是描绘了作者在金陵的悠闲生活,他写诗、赏月、品酒,享受着美好的春光。
“新亭何苦流涕,兴废古今同”表达了作者对金陵兴衰的感慨,认为历史的兴衰都是如此,无需流泪。
“朱雀桥边野草,白鹭洲边江水,遗恨几时终”描绘了金陵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金陵昔日的辉煌的怀念。
最后,“唤起六朝梦,山色有无中”意味着作者希望唤起金陵六朝的往事,而山色若隐若现,让人联想到金陵的繁华。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金陵的景色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了金陵的美丽和历史的沧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