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江楼晚眺
云拥遥青,山拖残碧,暝色飞上层楼。柳丝摇梦,分绿挂帘钩。
何处书传锦字,南来雁声断蘋洲。萧疏甚,烟栖岸树,苍染半江秋。
凝眸。天渺渺,帆摇楚尾,心远吴头。算多少征魂,空载扁舟。
怕听湘骚写怨,销不尽、香草风流。苍茫里,愁痕界破,飞起一汀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江边楼头的忧郁画卷,像用文字晕染的水墨画。
上片从大景写起:云朵环抱着远山青影,夕阳给山峦披上残存的碧色,暮色爬上高楼。这里用"拥""拖""飞"几个动词,让静止的景物活了起来。接着镜头拉近:柳枝像摇曳的绿色梦境,把绿意分给帘钩。突然传来雁鸣,却不见书信("锦字"指家书),只见雁群在长满水草的沙洲中断了踪迹。最妙的是"烟栖岸树,苍染半江秋",炊烟栖息在岸边树上,青色浸透半江秋水,把无形的秋意变成了可见的颜料。
下片转入抒情。凝望中,天幕苍茫,船帆在楚地尽头摇晃(楚尾吴头指江西一带),心却飘到更远的吴地。想到多少游子魂断旅途,空空的小船载不动乡愁。最怕听见像屈原《离骚》那样的哀怨,连香草也洗不尽这惆怅("香草风流"暗指屈原以香草喻高洁)。结尾处,苍茫暮色中突然惊起一滩白鸥,翅膀划破愁绪,这个动态收尾让整幅画面突然鲜活。
全词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远山推到柳枝,从雁鸣转到江烟,最后白鸥惊飞。通篇用青色为基调(遥青、残碧、苍染),配合"暝色""烟"的灰暗,营造出挥之不去的愁绪。最特别的是把抽象情绪具象化:愁绪能"界破",香草"风流"带着文人骨气,柳丝会"分绿",这些精妙的拟人手法让景物都有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