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沈仲说韵

楝树飞花雪打篷,居人行乐四时同。
波涵大泽平如掌,云割西山半入空。
金刹远瞻楼阁壮,画船争载绮罗红。
如何越女承恩后,不逐吴王住甬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画卷,充满生活气息和历史遐想。

开头用楝树飞花像雪一样落在船篷上的画面,瞬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浪漫。诗人说这里的人四季都能找到快乐,暗示当地生活的富足安逸。接着用开阔的视角描写景色:湖面像手掌般平坦,远处的西山被云朵切割,一半仿佛悬在空中,这种夸张的比喻让景色显得格外壮丽。

中间部分转到热闹的城市景象:金碧辉煌的寺庙楼阁令人惊叹,装饰华丽的游船载着穿红戴绿的游人,这些鲜艳的色彩描写让人仿佛看到当时繁华的市井生活。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历史联想:诗人看到这些越地(浙江)姑娘,联想到古代越女西施受宠后却没有跟着吴王去宁波的故事。这个结尾给整首诗增添了历史深度,在美景之外引发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先拍自然风光,再拍人文景观,最后用历史典故点题。诗人通过今昔对比,在赞美眼前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淡淡感慨。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