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酒家场景,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像一幅动态的田园画。
前两句"绿阴深处问天涯,黄鸟声中见酒家"像电影镜头:先是一片浓密的树荫,远处隐约可见小路尽头,这时黄莺的叫声把视线引向一家藏在树林里的酒馆。这里用声音(黄鸟)带出视觉(酒家),很有画面感。
后两句更有趣:树上猴子在摘吃剩的果子,而人们这才意识到,这些果子不久前还是春天的花朵呢。这里藏着时间流逝的感慨——从春花到秋实,猴子摘果的瞬间让人突然意识到季节的变换。诗人用猴子的顽皮动作,巧妙地带出了"时光易逝"这个人生感悟。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感悟藏在日常小景里:绿荫、鸟鸣、酒旗、猴子、残果,这些看似随意的元素组合起来,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闲适和时光的流动。就像我们突然看到落叶才惊觉秋天到来一样,诗人通过酒家前的小场景,唤起了人们对时间、对自然的细腻感知。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