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山野名胜的悠闲之旅,充满自然野趣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诗人约朋友一起探访风景名胜,停下马车就被眼前景色吸引。"得所欣"三字透露出发现美景的惊喜。三四句用山、洞的拟人化描写,说寒冷的山经常下雨,古老的洞穴仿佛留不住飘过的云,既写出山间气候特点,又赋予自然景物灵性。
后四句转到住宿体验:晚上听着麂子的叫声入眠,清晨摘野芹菜做饭,戴着黄冠的道士热情地添香熏炉。这些细节充满山居生活的质朴趣味,尤其"晨炊摘野芹"这样自己动手的野炊场景,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闲适。道士添香的举动,更给这趟旅程增添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全诗像一组山林速写,没有刻意说理,但通过停车看云、夜听鹿鸣、野炊熏香这些充满画面感的细节,自然流露出对山水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眼睛观察(山雨洞云)、用耳朵聆听(麂鸣)、用手参与(摘芹)、用鼻子感受(炉香),全方位带我们体验了这场返璞归真的旅行。
沈长卿
沈长卿(?~一一六○),字文伯,号审斋居士,归安(今浙江湖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吴兴志》卷八○)。历临安府观察推官,婺州教授。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通判常州,改严州。二十五年因讪谤勒停除名,化州编管。三十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一六八、一八四)。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