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十月二日上天竺寺祈晴

金泥滑滑溅雕鞍,虔走禋祠谒宰官。
积雨水添湖面阔,久阴云护岭头寒。
妨收是处田家苦,开霁何时后土乾。
现出日光须佛力,少令忧国寸心宽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阴雨连绵的十月去寺庙求晴的经历和感受。

前四句描绘了雨天赶路的场景:雨水把马鞍上的金饰都打湿了(金泥滑滑溅雕鞍),但作者还是虔诚地去寺庙祈祷(虔走禋祠谒宰官)。因为连续下雨,湖水都涨宽了(积雨水添湖面阔),乌云久久不散,山岭透着寒意(久阴云护岭头寒)。

后四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期盼:阴雨耽误了农作物的收割,让农民很苦恼(妨收是处田家苦)。作者急切地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放晴(开霁何时后土乾)。他把希望寄托在佛祖身上,祈求阳光重现(现出日光须佛力),这样他忧国忧民的心才能稍稍宽慰(少令忧国寸心宽)。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雨天赶路、湖水上涨等具体景象,生动展现了连绵阴雨带来的困扰,更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切。最后将放晴的希望寄托于神佛,既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也体现了作者心系百姓的情怀。

徐清叟

建宁府浦城人,字直翁,号德壹。徐应龙子。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奏疏欲裁抑史弥远恤典,召用真德秀、魏了翁。复历权兵部尚书兼侍读等职。理宗淳祐九年,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迁礼部尚书。拜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十二年进参知政事。后被劾提举宫观。景定三年致仕。卒谥忠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