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院

地占金山胜,泉分银汉流。
杉篁能护翠,猿鹤似惊秋。
祗恨登临晚,宁辞取次游。
列峰饶远秀,不惜上层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法会院"的寺庙及其周围的美景。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流连忘返的心情。

前四句写景:这座寺庙占据了金山最秀美的位置,泉水像从银河分流而下。高大的杉树和竹林守护着青翠的山色,猿猴和鹤鸟的鸣叫仿佛在惊叹秋色的美丽。这里用"银汉"(银河)形容泉水,用"惊秋"形容动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都是很新颖的比喻。

后四句抒情:诗人遗憾自己来得太晚,但又不愿匆匆离去。远处的群峰展现出秀丽的风光,这美景让人忍不住要登上更高的楼阁去欣赏。"宁辞取次游"和"不惜上层楼"两句,生动表现了诗人被美景吸引、想要尽情游览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寺庙周围的泉水、树木、动物和远山等景物,勾勒出一幅幽静秀美的山水画卷。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多么美,而是通过"能护翠"、"似惊秋"、"饶远秀"等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景色的魅力,最后用"不惜上层楼"的行动,含蓄地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

吴珩

吴珩,剑浦(今福建南平)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