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年九月朔祭二杨

老夫不是登高客,万感千愁对酒来。
三辅故人悲宿学,百年劫火剩残灰。
斜阳古寺秋虫语,泪眼西风野菊开。
天壤可怜谢皋羽,年年今日哭西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人在重阳节(九月九日)祭奠两位姓杨的朋友时写的,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

开头两句"老夫不是登高客,万感千愁对酒来"说:我这个老头子并不是为了登高赏景而来,是带着满心的感慨和忧愁来喝酒祭奠的。这里"登高"暗指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但老人来此另有深意。

中间四句回忆往事:"三辅故人"指京城的老朋友,"宿学"是说逝去的两位杨先生都是学问深厚的人。"百年劫火剩残灰"用大火烧过只剩灰烬的比喻,说经历了多年动荡后,当年的情谊只剩下回忆。"斜阳古寺秋虫语"描绘祭奠时的环境:夕阳下的古寺,秋虫鸣叫,西风中野菊开放,老人泪眼朦胧。这些景物都烘托出悲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天壤可怜谢皋羽,年年今日哭西台"借用了历史典故:南宋谢翱每年都在严子陵钓台(西台)哭祭文天祥。诗人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像谢翱一样,每年都会在这个日子来祭奠故友。

全诗通过重阳祭友的场景,表达了老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诗中用夕阳、秋虫、野菊等意象营造出萧瑟的氛围,历史典故的运用更增添了情感的厚重感。老人不是为过节而来,而是为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谊,这种真挚的情感让这首诗格外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