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和丁基仲)
画楼帘卷翠。正柳约东风,摇荡东霁。缃桃雨才洗。似妆临宝镜。脂凝铅水,云遍髻子。坠钗梁、羞看燕垒。最堪怜,锦绣香中,早有片红飘砌。
间记。琴弹古调,曲按清商,旧年时事。屏山画里。江南信,梦中寄。感春浓怀抱,午酲初解,浅酌依然又醉。傍阑干、犹怯馀寒,倦和袖倚。
间记。琴弹古调,曲按清商,旧年时事。屏山画里。江南信,梦中寄。感春浓怀抱,午酲初解,浅酌依然又醉。傍阑干、犹怯馀寒,倦和袖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闺阁中的细腻场景,充满了女性视角的柔美与淡淡愁绪。
上片以春日景象开篇:绣楼帘子卷起,柳枝在雨后东风中摇曳。刚被春雨洗过的桃花,像对镜梳妆的女子,花瓣如胭脂凝露。女子发髻上的钗饰摇摇欲坠,连梁间筑巢的燕子都让她害羞。最动人的是满园锦绣中,早有几片落红飘到台阶上——这个细节暗示着春光易逝的惆怅。
下片转入回忆:女子想起去年此时弹琴唱曲的往事,屏风上的江南画景如今只能梦中相见。"感春浓怀抱"道出矛盾心理:春色越浓,愁绪越深。午后酒醒又浅酌,微醉中倚着栏杆,还觉得有些寒意,倦怠地拢着衣袖。最后这个慵懒倚栏的形象,把春日闲愁写得十分传神。
全词像一组精致的仕女图:有对镜理妆的特写,有听燕观花的闲适,有醉酒倚栏的慵懒。通过这些画面,传递出古代闺阁女子对春光流逝的敏感,以及那种被锁在深院中的淡淡寂寞。语言虽美却不堆砌,就像词中那几片不经意飘落的桃花,自然地带出深长的余韵。
周氏
周氏,徽宗时人。系古田(今福建古田东北)妓。事见《夷坚甲志》卷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