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平江两倅六邑宰

守令张官本为民,恫■(疒众)无异切吾身。
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黄堂有信臣。
田里要须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
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宋史绳祖《学斋佔毕》卷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地方官员应该把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真心实意为民办事。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官员的职责本就是服务百姓,看到百姓受苦就该像自己生病一样难受。这里用"恫瘝(百姓疾苦)"和"切吾身"的比喻,强调官员要有共情能力。

中间四句提出具体建议: 1. 只要基层官员(六县)都能像西汉好官朱邑那样爱民,何必非要追求高级官员(黄堂)中有包拯那样的名臣。 2. 在农村要提倡孝悌美德,在街坊要避免百姓发出痛苦的呻吟。 这两联通过对比手法,说明改善民生要从基层做起,从道德教化和减轻负担两方面入手。

最后两句用温暖的画面作结:让我们举杯共饮,愿这点心意能化作百姓生活中的点滴春光。这里"点点春"的意象很妙,把改善民生的愿望比作给百姓生活带来春天气息。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没有用太多典故(仅朱邑、黄堂信臣两处),通过比喻和对比,把一个严肃的为官之道话题说得亲切动人。最难得的是,诗人不是高高在上说教,而是用"吾身""与君"这样平等的口吻,体现了他真正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为官态度。

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