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路过白沙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机。
前两句"莫惊客路已经年,尚有青春一半妍"是说:别惊讶我在外漂泊已经多年,你看这春光依然明媚动人。这里用"青春"代指春天,暗示虽然时间流逝,但自然依然充满活力,也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坦然。
后两句"试上方垣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是具体写景:诗人登上矮墙远眺,看到原野上千万条杨柳枝条随风轻拂,仿佛要触摸到蓝天。这里用"万条杨柳"这个动态画面,把春天的蓬勃生命力写得非常生动,枝条的摆动也暗合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全诗最妙的是把人的漂泊感和自然的永恒感巧妙结合——人生如旅,但春天永远年轻。诗人没有沉溺于羁旅愁思,反而通过满眼春色获得精神慰藉,展现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语言就像杨柳一样轻盈流畅,读来能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惬意。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