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北书至,有感,却寄

看花迸泪,惯到残春病。
门掩绿苔深,正愁绝、天涯芳讯。
杜鹃声里,强起倚阑干,寒犹凝。
红成阵,寂寞江南景。
烽烟北望,寸寸关河影。
慷慨筑声哀,甚荆高、风流顿尽。
平原绣出,笑煞卖浆家(时晋阎据平津抗命。),长剑耿,孤檠静,我辈生涯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愁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首先,诗人看到花儿凋谢,不禁泪流满面,因为春天即将过去,病体孱弱的他无法尽情享受这美景。门前的绿苔已经长得很深,暗示着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与世隔绝。他正为远在天涯的朋友而感到愁苦,思念之情如杜鹃的啼声一般哀怨。

诗人勉强起身,倚靠在栏杆上,感受到寒意仍然很重。眼前一片红色的落花,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江南景象。他向北望去,心中充满了对国家边疆的忧虑,想象着那片被烽烟笼罩的土地。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那些英勇抗敌的士兵的敬意。他们筑起长城,虽然心中充满哀伤,但依然英勇无畏。诗人提到荆轲和项羽,他们英勇无畏,但如今这些英雄气概已经不再,让人感到惋惜。

诗人还提到了一个卖酒的人,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却只是个卖酒的普通人。这让人想到那些英勇抗敌的士兵,他们默默无闻,却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也要像那些士兵一样,坚守信念,为国家尽忠职守。他感慨自己的一生,虽然平凡,但也要像孤灯一样照亮黑暗,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英勇士兵的敬意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诗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让人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