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官回乡后,修建新居、享受闲适生活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写主人公脱下官帽回到家乡,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修建新堂。"高挂朝冠"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毅然辞官的决心,"静延真侣"则显示出他追求的是心灵相通的知己,而非官场应酬。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新居环境:台阶干净得不容杂草生长,房梁高得仿佛能留住飘过的云朵。这里"归云宿栋梁"的想象特别巧妙,把静止的建筑写出了动态的美感。后两句转到日常生活,说主人好客必定常备美酒,珍惜春光更要纵情吟诗,活画出一个爱酒爱诗的文人形象。
最后两句用典故收尾:不愿像阮籍那样分居南北(暗指官场纷争),只愿在松竹掩映的苔墙内过清净日子。这里的"松竹"象征高洁品格,"藓墙"则带着自然野趣,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摆脱束缚后的轻松感,辞官不是失意,而是主动选择更诗意的生活。诗人通过修建新居、饮酒赋诗这些日常小事,展现了对精神自由的珍视。特别是"归云宿栋梁"这样的句子,把普通的建房写得超凡脱俗,让人感受到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怀。
王云
(?—1126)宋泽州人,字子飞。王霁弟。举进士。从使高丽,撰《鸡林志》以进。擢秘书省校书郎,出知简州,迁陕西转运副使。钦宗靖康元年,以给事中使金军,议割三镇。金人陷太原,召拜刑部尚书,再出使,许以三镇赋入之数。固言康王宜将命,及王受命,云为之副。行次磁州,民指以为奸,噪杀之。后谥忠介。有《文房纂要》。